男子CT检查室突发脑梗、心跳骤停,厚街医院成功抢救

Connor 欧意app 2025-07-17 2 0

近日,从死亡线上被抢救回来的46岁项先生(化名)出院了。2个月前,项先生在CT检查室里突发脑干梗死导致心跳骤停,命悬一线。东莞市厚街医院卒中中心及急危重症医学部ECT(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Team,急危重症救治团队)响应机制高效协作,在急诊科快速响应、介入科精准施救、ICU强力护航、康复科系统介入的完整救治链条支撑下,全学科携手于“黄金时间窗”内为他完成取栓手术并实现良好康复。

男子CT检查室突发脑梗、心跳骤停,厚街医院成功抢救

——这是厚街医院多学科团队与“死神赛跑”的又一例证。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和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双认证单位,厚街医院近年来以创建东莞市应急医院为目标,创新推行急危重症医学部ECT响应机制,构建起以“创伤中心、卒中中心、胸痛中心”为核心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。从快如闪电的急救响应,到稳准高效的救治处理,再到守住生命的重症支持,最后系统化康复助患者重回生活,医院打造起一条环环相扣、无缝衔接的高效救命链!

多学科联动:ECT团队评估决策,迎难而上施行取栓术

事发当天,项先生在家中突然言语不清、剧烈头晕头痛,妻子立即拨打120求救。救护车一路鸣笛将项先生送至厚街医院急诊科。此时,项先生已无法言语,血压高达250/130mmHg。作为救治“前沿哨所”,急诊团队迅速启动卒中绿色通道,高效完成初步评估与生命支持。

随即,急诊科安排CT检查以明确病因。然而,在CT室门口,更惊险的一幕出现了:项先生病情急剧恶化,呼吸急促、口唇紫绀,意识陷入浅昏迷状态,心电监护显示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。

男子CT检查室突发脑梗、心跳骤停,厚街医院成功抢救

展开全文

医院“999”应急广播系统立即发出CT室紧急抢救呼叫。急诊科、ICU及麻醉科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。当时,CT室技师已对项先生实施胸外按压。抢救团队立即进行气管插管、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、并应用强心药物。

厚街医院ICU主任丁燕晶回顾起这一幕,“当时只有一个念头:时间就是生命,时间就是大脑。必须在第一时间内以最短时间完成有效复苏!”

得益于覆盖全院的“999”应急机制和急危重症医学部ECT响应机制,专业抢救团队在几分钟内全员到达CT室。经过约10分钟的高效心肺复苏,项先生恢复了有效自主心跳和循环。

后续的CTA血管成像检查确诊了项先生的病因:椎动脉急性闭塞引发脑干及小脑大面积梗死。此类疾病致死致残率极高,患者此前的心跳骤停即由脑干急性缺血导致。

男子CT检查室突发脑梗、心跳骤停,厚街医院成功抢救

患者生命体征虽暂时恢复,但病情依然危重。

医院迅速启动急危重症医学部ECT响应机制会诊,神经内科、急诊科、ICU及介入科专家共同评估。专家团队认为,急诊血管内取栓手术是挽救生命、降低严重残疾风险的关键手段,但患者刚经历心肺复苏,手术出血风险显著增加。

丁燕晶说,“对于刚经历心肺复苏的患者,取栓手术的出血风险会增加约50%。但考虑到患者年纪(46岁),家属救治意愿强烈且期望值高,我们多学科团队的目标不仅是救活,更要通过精准协作,为后续康复创造最佳条件,最大限度保障其未来的生存质量。”

综合评估患者年龄、病情及家属意愿后,急危重症医学部ECT团队决定为项先生实施急诊取栓手术。介入团队迅速就位,从患者入院到成功穿刺股动脉(DPT时间)仅用时73分钟,远低于国际标准推荐的95分钟。手术中,介入医生成功将取栓装置送至闭塞血管处,捕获并取出导致梗塞的血栓,血流得以恢复。

全程护航:从急救到康复,多学科精准施治

术后,项先生转入医院ICU,接受严密监护与高级生命支持。

ICU团队凭借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丰富的危重症管理经验,精准调控循环、呼吸、内环境稳定,有效预防了再灌注损伤、感染等并发症,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转出ICU至康复科时,项先生已能在辅助下行走,但仍存在右侧肢体乏力、平衡障碍、饮水偶呛及言语不清等后遗症。接受了系统的肢体功能训练、核心力量锻炼、协调性训练、针灸及高压氧舱等综合康复治疗后,目前,项先生已顺利康复出院。

男子CT检查室突发脑梗、心跳骤停,厚街医院成功抢救

项先生的成功救治,生动诠释了厚街医院“急救-救治-重症-康复”多学科救治链条的生命力,这一体系的核心在于:

覆盖全院各区域的“999”应急广播系统,确保任何地点发生心脏骤停,专业抢救团队能在黄金5分钟内到达;由急诊、ICU、麻醉及专科力量组成的院内急危重症医学部ECT响应机制,变“病人等医生”为“医生等病人”;高效联动的创伤中心、卒中中心、胸痛中心和强大的术后重症支持能力与早期、系统、专业的康复介入。

——这套机制有效缩短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,显著降低了重症死亡率,并极大改善了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。

为表达感激之情,项先生及家人将一面写有“救死扶生,雷电风行;医德高尚,恩重如山”的锦旗送到厚街医院ICU科室。这面锦旗,深深印证了,在生死时速的较量中,唯有打破学科壁垒、整合最优资源、打造无缝衔接的“生命守护链”,才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生机,将“不可能”变为“可能”。

男子CT检查室突发脑梗、心跳骤停,厚街医院成功抢救

撰文:蔡子航 欧雅琴

【作者】 蔡子航;欧雅琴

健康东莞

评论